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跟机器人抢“饭碗” 你准备好了吗?

长株潭都市圈  2018-01-22 15:56

[摘要] “服务员,点餐。”这句再熟悉不过的话,有一天可能再也不会被人们提起。

【核心阅读】

“服务员,点餐。”这句再熟悉不过的话,有一天可能再也不会被人们提起。

日前,一个自助点餐系统陆续在我市多家餐厅上线。扫码、选餐、下单、支付……在没有服务员的帮助下,顾客也能够迅速完成点菜流程。

其实,不光是餐饮服务业,如今在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由人工操作的工作也正在被各种机器、程序所替代。

跟机器、程序“抢饭碗”,你做好准备了吗?

餐厅:服务员需求减少一半

最近,90后女孩邓欣怡发现,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试水“自助点餐”。

“只要用手机扫一扫餐桌上的二维码,就能进入点餐页面。餐厅当天供应哪些菜品,这些菜品又长什么样,手机页面上一目了然。”在大汉悦中心春蜀肴餐厅,邓欣怡挑选好心仪的菜品,下单,再用手机完成支付。从落座到上菜,短短不过10左右,“比以前人工点餐快多了。”

不仅上菜效率提高,前台收银压力也减轻不少。餐厅郭店长说,自从有了“自助点餐”,多数人都在手机上完成支付,收银台前大排长龙的情景成为“过去式”,顾客的体验感好了不只一点点。

餐厅的经营成本也随之下降。“之前店里请了6个服务员,现在只留下3个,擦擦桌子、上上菜,基本也就够了。”郭店长算了笔账,一个服务员月工资2800元,一年就是33600元。少请3个人,餐厅一年能省下10多万元。

环卫:机器出马,事半功倍

在劳动力密集的保洁领域,人工也在逐渐被智能技术所取代。

在天元区黄河北路,一辆仅普通汽车一半大小的电动车从路面缓缓驶过。但凡它所经之处,路面都变得异常干净。

“这是我们公司正在试运行的电动三轮机扫车。”湖南仁仁洁国际清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红告诉记者,它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小型吸尘器,通过吸附地面垃圾,达到保洁效果。“这种机扫车体积小、效率高,在实际操作中相当于3至4个工人的作业量。”

垃圾清运行业也在尝试转型。过去,路边的垃圾桶都是由人工一点一点倒出来,再用铲子铲到垃圾车内。因为劳动强度大,工人工资要求也较高,每人每月要4000至5000元。

近期张红公司在荷塘区更换了一批全新的垃圾桶。“每个桶上设有独立的挂钩。当垃圾车‘伸出’机械臂,与桶上的挂钩‘对上眼’,只要轻轻一抬,桶内的垃圾便落入垃圾车内。这样一来,原本费神费力的垃圾清运工作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人力,企业经营成本大大缩减。”张红说。

北汽株洲基地二工厂焊装车间的机器臂。任远 摄

▲ 北汽株洲基地二工厂焊装车间的机器臂。(株洲日报记者 任远 摄)

工厂:生产效率和精准度远大幅提升

在生产制造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不断渗透。

北汽绅宝智造基地焊装车间内,一台2米多高的机器臂,按照设置的温度和角度,自动切换、焊接、涂胶,整个动作完整连贯,酣畅淋漓。

焊接后的准成品被送往激光测量设备前等待“验收”。为了确保机器人能准确抓取零部件,车间内安装了视觉拍照引导系统,通过对机器人进行视觉引导,防止由于抓件定位不准,造成零部件磕伤及车身精度发生偏移。

类似的情景,在整个基地随处可见。在基地的冲压车间,冲压设备整线一键自动切换模具功能,180秒切换完毕,设备检测精度可以达到0.03mm,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在涂装车间,高泳透力电泳漆可将车辆的防腐年限提升至10年。

北汽绅宝智造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于人工,机器人的生产效率和精准度都要高得多,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株洲日报记者 任远)

【相关链接】

人工智能来了,哪些人将面临“职业转型”?

日前,网上有人盘点了人工智能来临后,面临转型的几大职业,看看有你吗?

1、银行柜员

商业周刊中文网称,未来10年,80%的现金使用会消失,人们逐渐开始选择网银或移动支付。未来20年,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如果不把前台业务外包,将难以生存——无论这个预言如何,传统金融业和科技行业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时速。

2、司机

如今看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硅谷101高速公路上穿梭,或是自己停靠到旧金山大街上,都已经不足为奇。而奥迪、丰田和奔驰等汽车厂商都计划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3、装配车间工人

全球代工企业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后引起外界瞩目。目前工厂的机器人手臂还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未来,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和普及,装配车间的工作将不需要真人插手了。未来制造业将不用再发愁劳工问题了。

4、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

加油这回事可能会消失。因为石油在枯竭。未来,新能源充电站也许会遍布。不过,充电站也会实现自动化。

5、各种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

3D打印或将颠覆制造业。商品将不再通过制造和物流的环节来到达用户的手中,用户将购买从杯子到房子等所有产品的设计,然后就地3D打印出来,这种方式的革新之处在于成本将比供应链产品便宜,而且有些东西不需要专门的人来制造了,你只需要有一个程序就行。(任远/整理)

【记者手记】“危机”也是“转机”

任远

当许多人对机器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科幻电影的画面中时,不知不觉间,各类技术、机器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它们中,有一些已发展相当成熟,有一些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全面普及已是必然大势。

依照设定的程序,这些机器或技术能够24不知疲倦地高效工作,无需休息、进食、领薪水。在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服务业的用工成本都在不断攀升的当下,可以说,机器换人几乎毫无悬念。

有人因此恐慌,机器代替人工之后,是否意味着大规模的失业潮即将来临?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机器换人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实实在在的“转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伴随一些职业“消失”,也促使一些职业“诞生”。5年前的电商运营专员是如此,如今的机器人操作员亦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当那些被机器和技术代替了的服务员、工人,认识到危机感,通过学习谋求转型,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