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株洲要打造 轨道交通产业城 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闭幕

长株潭都市圈  2016-11-28 09:13

[摘要] 把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果,共商轨道交通产业未来。11月27日上午,专业、 的“专题报告”及精彩的“院士对话”环节结束,标志着2016年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圆满完成 议程,胜利闭幕。

把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成果,共商轨道交通产业未来。11月27日上午,专业、 的“专题报告”及精彩的“院士对话”环节结束,标志着2016年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圆满完成 议程,胜利闭幕。

专题报告中,6位中外嘉宾围绕磁悬浮交通、轨道交通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超高速轨道交通等轨道交通领域前沿、热门的议题进行解读、分析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钱清泉从发展背景、现状、战略意义、技术攻关等多角度阐述了磁悬浮交通发展的相关内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制造 委员会副主任、原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铁道部信息技术 主任李中浩围绕轨道交通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主题作报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首席 钱立新讲述了 高速铁路近期发展趋势;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张卫华从技术发展角度出发,描绘了未来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法国阿尔斯通交通运输集团研发项目部原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FrancoisLAC TE介绍了 超高速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及趋势;市国投集团董事长杨尚荣作为企业实体代表从产业基础、产业资本、产业政策等方面就如何打造 轨道交通城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和行动计划。

随后的“院士对话”环节,以刘友梅、钱清泉院士领衔的院士 团就如何构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提升株洲在全球轨道交通版图的竞争力、影响力等精准把脉,积极建言献策。“必须坚定创新、创新,再创新。”刘友梅说。钱清泉寄语株洲,不仅引领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更要成为有 影响力的轨道交通产业城。

据了解,闭幕式后,与会人员还参观考察了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机、中车株洲电机、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地。

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委名誉主任、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朱森第等,市领导何剑波,副市长候选人提名人选黄芳、何朝晖出席相关活动。

院士、 支招我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构建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11月28日讯(记者 廖明)11月27日上午举行的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院士对话上,6位嘉宾围绕“如何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主题,为我市建言支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委主任刘友梅认为,对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好政策,株洲也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拥有一支“梦之队”。“十三五”以及后期,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构建,还是要靠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钱清泉说,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前期的株洲名不见经传,但株洲利用好了后发 ,充分发扬了“敢为人先”的湖南精神,后发赶超,走在了前列。未来,只要保持这股势头,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必将引领 。

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张卫华认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构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必须搭建好产学研用的互动平台,注重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制造 委员会副主任、原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铁道部信息技术 主任李中浩建议,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不要仅局限于株洲,应该借助长株潭一体化,打破地域壁垒,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做大做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首席 钱立新认为,株洲·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科技城不仅口号喊得响亮,企业、 的工作也踏实,因此奠定了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在的领先地位。但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任务艰巨,需要企业、 紧密合作,后来的年轻 、精英骨干,只有开动脑筋、创新进取,蓝图才能变为现实。

市国有资产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尚荣说,在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 平台公司的作用,为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构建搭好内外交流平台,提供 服务。

今后轨道交通产业如何发展?

国内 作专题报告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11月28日讯(记者 任远)11月27日,2016轨道交通产业国际峰会专题报告在神农大剧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主任钱清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装备制造 委员会副主任、原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铁道部信息技术 主任李中浩,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首席 钱立新等国内外一流 ,就今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方向作精彩论述。

随着社会发展,磁浮交通将成为今后主流。钱清泉认为,磁浮交通将成为今后主要的交通互补方式,相信很快会加快研究、试验并逐步投运。未来,高速磁浮交通及超级高铁也会出现,并发挥重要作用。

李中浩提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高铁城市轨道的蓬勃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成熟,轨道交通装备和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必然向更加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钱立新则表示,随着 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将3追踪列车间隔时分下高持续运营速度从300公里/提高到350至400公里/,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株洲房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